营利性医院难成资本乐土

中国经营报

 
  营利性医院自从去年年底正式挂牌以来,已经成为不少投资者新的投资热点。然而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营利性医院的生存空间和地位已经有很大提升,但由于医保定点、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的制约,营利性医院的发展仍然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同时,国有非营利性医院的产权改革的滞后,也有可能使整个医院分类管理政策难现初衷,进而影响营利性医院的生存环境。另据估计,中国的医疗服务业存在着高达300多亿元的商机。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商业前景,一方面一些国内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涉足医疗服务业;另一方面诸如王永庆这样的“大鳄”则在采取“迂回战术”或者按兵不动耐心等待。业内人士指出,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势必使营利性医院即将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的阶段,对于投资者,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投资营利性医院获取高回报的医院“新手”来说,应切忌投资的盲目性和短视性。
  一个笑话与营利性医院的优势有一个差不多的笑话被营利性医院的大夫们频频引用:一位“海归派”孝敬老父亲,带他去了一家营利性的牙科诊所检查。看完后,老父亲狐疑地对儿子说,“我进门后既没挂号、也没排队就被带到大夫那儿,大夫和护士两个人围着我忙乎了足足40多分钟,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听明白了,两大篇诊疗记录上的每一个字我竟然也看懂了,末了还请我自己挑日子复诊,这不会是一个假大夫吧!”可见,相对与传统的非营利医院,营利性医院服务上的优势已经被消费者和业内人士所广泛认同。一位姓张的医药代表告诉记者,作为药厂来说,其实更喜欢营利性医院,一方面是因为非营利性医院的程序太过繁杂且人为障碍太多,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营利性医院在结算账期上也要比非营利性医院短。此外,据保守估计,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目前潜力有4000亿人民币左右,医院分类管理的实施对国内保险业也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保险公司也更愿意与营利性医院打交道。因为,营利性医院效率比非营利医院高,患者的在院时间就会比非营利医院短,患者的住院总体费用下降,保险公司赔付给患者的金额自然就要比非营利医院少,获取的利润就大。
  资本进入医疗市场的相关政策尚未配套虽然营利性医院的优势获得各方认可,但由于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配套政策尚不明朗,使得不少营利性医院对医院分类管理后的生存心存疑虑。事实上,国家明确医院分类管理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体和主导地位”,也就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国有大中医院的去向。卫生部门的一位官员在采访中指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体的地位不会改变,在医疗商业保险和医疗风险保险不发达的条件下,营利性医疗机构短期内不会迅速发展起来。这位官员还指出,由于医疗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需要政府调控和干预,因此在短期内,政府不会允许大量的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有一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在参与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申报时,各地的绝大多数医院都申报了非营利医院。据了解,北京市现有各类医疗机构近9000家,分属于不同类别、不同区县的医疗管理机构。在市属的107 家医疗机构中,只有8家申报营利性医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参与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医院绝大多数都是国有医院,这些医院如转为营利性医院需进行股份化改造,将面临一个非常复杂的转制问题。而且,由于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划分办法中规定,现有政府举办的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性或国家水平的医疗机构,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因此那些规模大、水平高的三级医院不可能选择成为营利性医院,也不太可能成为资本进入的目标。业内人士指出,最为关键的还在于营利性医院的好处还不明显,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除享受同级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之外,还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而基本由私立医院、股份制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组成的营利性医院除了要承担巨大的经营风险外,面对的税收、保险等相关政策也很不明朗。在这种形势下,甚至连一些民营医院也积极申报非营利性医院,准备待情况明朗时再变更为营利性医院。不但是内地的医院,美国的著名医疗集团,比如哥伦比亚医疗集团等都已经多次来中国考察,但最终没有向中国的医疗机构投资,原因就是对相关法律的疑虑重重。而此前在内地医疗和新闻界都掀起轩然大波的王永庆的长庚医院也在进入内地医疗市场时采取了“迂回战术” 。为了避免敏感的独资问题,王永庆以基金会名义运作,在内地设立一个长庚基金会,再由基金会对医院进行捐赠性投资。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内地开设的长庚医院并非营利性医院,而是非营利性医院,所有利润都将用于再投资,但长庚医院也不会享受政府的各项补贴和优惠。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也为长庚医院在限制逐步减少、政策逐渐改变后,向营利性医院转变预留了空间。
  外资医院会否僧多粥少?在现有的营利性医院中,中外合资的医疗机构占有一定的比重。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有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约200余家,但总投资额不高、规模不大。服务内容比较集中于眼科、口腔科、以及妇产科等一些专科服务项目上。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的协议,我国承诺开放医疗和牙医服务;允许外方与中方合作设立中外合营、合作医院和诊所,允许外资比例不超过70%,即外方可控股。到2003年,我国将正式开放医疗服务业,允许投资规模更大的综合性“洋”医院将进入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其实,外资医院在中国的攻略已经展开。在北京打下良好声誉的和睦家医院就准备向北京以外的国内城市进一步扩张。日前,其所属的美国美中互利公司和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正式签下协议,投资800 万美元合作建立上海首家中外合作营利性综合医院和睦家医院,其中美方股份占70%。据悉,这家尚在建造中的医院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4层小楼建筑,核定床位为100张。根据协议,医生大多数持有外国医师执业执照,诊疗一位病人一般不少于45分钟。不过,记者注意到,像和睦家这样的外资医院,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外国人。据和睦家北京医院市场部杨小姐介绍,就医者中有70%是外国人,30%的华人就医者中大多数也是香港或台湾等地人士,本地就医者凤毛麟角。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由于和睦家的医生主要是外国人,外国医生与中国患者之间还存在着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除了沟通上的障碍,和其他外资医院一样,和睦家医院的高收费也使得普通患者望而却步。记者曾以孕妇的身份打通和睦家医院的咨询电话,该咨询员就一再向记者强调,在该院生孩子一般都要5000美元,甚至更多。和睦家医院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指出,作为营利性医院,盈利的关键在于细分市场,找到所服务的客户群,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优良的服务。像和睦家医院的大部分“ 洋医院”大都将服务对象设定在高端收入群体。而据记者了解,在北京的很多外籍人士除了头疼脑热等小病外,患其他疾病还是选择回本国或香港就医。而国内的高收入阶层中,不少人还是看重国内的顶尖医院,采访中,一些民企和外企的高收入者就明确表示,看病还是更看重整体的医疗技术水平,相对于服务优良但规模小的外资医院,他们还是更钟情于到国内那些规模更大、技术水平更高的顶尖医院看病。而一家大医院的负责人说的更明白,“很多高收入阶层在大医院里都能找到关系,打声招呼,再多花点钱,服务也不会差,在技术上我们绝对要比那些外资医院强。”不过,可以预见,随着将来哥伦比亚医疗集团这样规模大、综合性的“洋”医院进入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也必将和国内医院争夺大众群体。   
  与大多数外资营利性医院不同,民营和股份制的营利性医院瞄准的服务群体大都是普通消费者。除了优质服务外,价格战也是营利性医院与国有非营利性医院竞争的手段。由于营利性医院的服务价格更为灵活,可以采取低价的策略来吸引病患,打价格战的空间也就出来了。实际上已经有不少营利性医院采取了不收门诊挂号费、检查费打折等一系列手段来和非营利性医院抢夺病人资源。在一些技术差异不大的一般性疾病治疗上,老百姓们更愿意选择价钱更低的医院。但是营利性医院的这种价格优势,却在“医保定点”的阴影下显得缺乏底气。从法规来看,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并不排斥营利性医院,其认定的核心条件是医疗服务收费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两个指标,凡是合法成立的医疗机构,只要服务质量、收费标准能达到基本医保的条件,经过医保部门的审核合格就可以成为定点医院。但一些营利性医院的负责人私下表示,现实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认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目前绝大多数营利性医院基本都没有医保定点资格。事实上,北京市卫生局有关人士指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实行基本医疗保障的服务主体,所有参保的患者只有到承担基本医疗保险任务的定点医院,才能享受医保待遇。而营利性医疗机构基本上不承担这项社会义务,它将为那些有不同层次医疗需求的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是营利性医院,北京建工医院应该算是个特例。由于该院是由一家国有二级医院改制而来,因此是营利性医院中极少数医保定点单位。“我们赚的是薄利多销的钱”该院院长徐捷的解释切中根本。用该院分管经营的武书记的话说,医院面向百姓、面向市场,来院就医的大多数是普通百姓。在克服了改制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同时,医保定点单位的待遇也是该院能够坦然面对市场的一个因素。武书记肯定了医保给医院的收入打下了基础。但对记者提出的:“如果取消了这一待遇,医院是否还能盈利,是否还具备现在的竞争力”,则表示不好回答。而业界有关人士则评论认为,一旦取消费了建工医院的医保定点,医院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人才争夺优势各半人才问题也是营利性医院整体面临的一个问题。“如果让我选择我想还会选择在非营利性医院从业,虽然工作条件不如那些合资医院,收入也差一些,但其他各方面的保障是营利性医院所不具备的”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位主治大夫对记者说。在记者对十几位各大医院的主治医师的调查中,90%的从业者都会首选国有非营利医院。一方面,国有非营利性医院的概念深入人心,从业者觉得只有进入这样的医院才算是正途;另一方面,营利性医院的竞争机制也让一部分从业者望而却步。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已有一部分从业者开始试吃螃蟹,但绝大多数人还都持观望的态度。至少在现阶段的人才引进方面,营利性医院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事实也是如此,除了建工医院由于历史原因,保留了大部分原有医生以外,其他营利性医院尤其是合资医院的医生都是医院以公开招聘的方式聘请,而且由于其主要面对人群是在华从业的外国人,所以在医生的选择上医院也是以外国人为主。以和睦家医院为例,全院有医师50多人,其中中国医师仅有十几个人,而且还有一部分是兼职。一位三级甲等医院的负责人认为,目前,研究力量和教学力量大部分都在非营利性医院,部分优秀人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更看重这些教学研究力量,不只是看重经济收入。同时,非营利性医院工作比较稳定,而营利性医院流动大,医生的压力也高。而营利性医院的院长们则指出,关键是要看谁的管理机制更灵活。非营利性医院的人事制度、工资制度都处于捆绑式管理之下,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必然挫伤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比较,具有产权明晰、管理制度灵活、自主权大等优势。灵活的制度为引入优秀的医生提创造了条件。
  产权瓶颈制约医疗体制改革据统计,目前我国民营医院和洋医院占医疗机构的总数不到1%,床位数只有1.4%,无论从数量上、规模上,都不足以与公立医院竞争。国泰君安的张凌云认为,由于分类管理并没有同时进行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分类后的营利性医院主要还是民营和中外合资医院,由于他们在整个医疗服务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很小,还不足以对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给予足够的冲击,促使公立医院提高运行效率,所以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将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事实上,如果非营利性医院的“产权”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包括医政管理、医疗保险、药品监管等所有深层次的改革都将难以深化进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改革的初衷是促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院的有效竞争,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目前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操作办法没有考虑通过产权制度改造以及资产重组等方式,将现有公立医院改造为其他所有制形式的非营利性医院或营利性医院,因此非营利性医院依然占到医院总数的99%,差不多所有的医院还是享受政府的保护。由于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规模相差悬殊,从技术、人才等各方面来看,都难以形成政府期望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院充分竞争的局面,分类管理的政府目标难以落到实处。专家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现代医院制度,医院的所有权仍归政府,但经营管理者可以是某个法人或某个集团,把国有医院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相关链接:上海的卫生投融资体制改革尝试《上海市市级卫生事业投融资改革方案》提出,在市级卫生机构实行市级财力拨款改投资的试点,改革卫生投融资体制。根据方案,上海市将组建卫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卫生投资有限公司。基本框架是成立三家公司:一、原上海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增量资本的投入,包括原财政卫生基本建设投入、部分财政卫生专项资金及药品收支两条线用于医院发展建设的部分资金;二、成立上海市卫生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接受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卫生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负责原卫生国有资产存量资本的投入;三、上述两家公司,以一定的股权比例,组建子公司,即上海市卫生投资发展公司,代表政府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直接从事国有资本的运作和经营。
  -背景营利与非营利医院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所获利润不能用于职工分红,只能用于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和扩大医院规模,同时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医院的分类管理后,国家将根据这两类医疗机构的不同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的任务,制定不同的财税、价格政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营利与非营利医院的划分: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有关法规,非营利性医院可包括政府医院、企业医院、社区医院和一部分民办医院;营利性医院可包括私立医院、股份制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主要遵循“自愿选择和政府核定相结合、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体和主导地位”的原则。具体的划分为:现有政府举办的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性或国家水平的医疗机构,经同级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医疗需求予以核定,可继续由政府举办,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其余的可自愿选择核定为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转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捐资兴办的医疗机构一般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设立的为本单位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一般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社会开放的,由其自愿选择并经当地卫生行政等部门核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转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医疗机构,由其自愿选择并经卫生行政等部门核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转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城镇个体诊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一般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不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不得享受这项政策;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营利性医疗机构: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但为了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给予下列优惠:对其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3年免税期满后恢复征税。

本报实习记者张琳记者韩文欣